一生一次的加勒比海

去年在同學群組上聊天時,得知一位同學目前人在加勒比海友邦 St. Kitts & Nevis 工作,當時開玩笑說年度會議結束後就飛去找他,隨著時間接近開始研究從波士頓過去時間要怎麼搭配,感覺可行於是跟同學聯絡好,不必擔心住宿問題機票就訂下去了。

從美國前往該國的主要航班從邁阿密出發,一天有兩班,保險起見選擇了當天第二個班次,抵達 St. Kitts 機場已經是晚上11點,回同學住處洗個澡就直接睡了。

同學的辦公室在該國資訊中心(ICT center),該建物由台灣出資興建,所以裡面有掛貓英大頭照。


因為是禮拜五人家還要上班,所以他載我到市中心丟包後我就自己隨處逛逛。

市中心鐘樓

Saint George with Saint Barnabas Anglican Church


這裡物價算是貴的,幾乎跟美國看齊,圖中的飯盒在觀光區買的要價 19鎂,啤酒跟隔壁買的,3鎂。當地幾乎沒有自己的產業,大部分原物料依靠進口,政府只課徵消費稅不需繳所得稅,所以商人把成本都灌到售價上。



當地風味餐
每週有幾班郵輪靠港,因此碼頭區興建了專供遊客的購物中心,以紀念品跟珠寶為主,然而多數店家都是印度人經營,據觀察當地人只能在外圍的小攤位擺攤賣些手工藝品,當地計程車司機會在郵輪進港日到碼頭招攬遊客。圖為碼頭附近的遊客中心兼購物中心(裡面像是萬年那種小隔間的經營方式,與碼頭區的紀念品商店不同)。

碼頭外的市區看不到太多觀光客,以台灣人的標準來說,商業很不發達,很多商店餐廳不會有大片玻璃櫥窗,有的連窗戶都沒有,所以我都不敢走進去 XD 但據說當地人做生意算很老實,不會有宰肥羊的壞習慣。連鎖餐廳有看到肯德基與漢堡王,Subway則是倒了。


市區比較有人煙的範圍不大,半天就可以逛的差不多。

當地電信商為 FLOW 與 digicel 兩家,中華電信與 digicel 有漫遊合作,收費為 8元/MB,我玩了兩天寶可夢加上網好像被收了一千多......


主要貨幣為東加勒比元(EC) 與美金,可用美金購物會找你 EC 零錢,刷卡機很少,以現金交易為主。發行 EC 的中央銀行就在 St. Kitts 島上。


同學下班後載我去遊客必吃的龍蝦餐廳 Sprat Net。這份價格為 120EC,含一隻龍蝦跟一整條魚,可能是少數比台灣便宜的食物。

啤酒的話最常見的 Carib 跟 Stag 都是拉格,另外還有冠名 Guinness 的黑啤也是當地釀造,我只喝了這三種。

Sprat Net 龍蝦餐,一套1200台幣左右

第二天就是環島行程了。說到當地人的開車習慣,優點是對行人很尊重一定會讓路,在十字路口會車也會互相禮讓。矛盾的是完全無視速限的超車,只要沒畫黃線也是無所謂的停在路邊佔住一個車道,然而島上的主要幹道就兩個車道而已,然而也不會有人幹譙這種路霸行為而是很自然的變成調撥車道。

圖為 Frigate Bay 的觀景平台,遠方可以看到蓋給觀光客的飯店聚落,St. Kitts號稱的一年百萬遊客大概都住這邊了,經過這裡就能看到比較多白人,餐廳的規模也是發達國家水準。
Frigate Bay
從聖島高處往尼島看,左邊是大西洋右邊是加勒比海,一般是從Frigate Bay去拍不過我在朋友宿舍的後山就可以看到。大西洋端風浪很大,相較之下加勒比海非常平靜,遊客或當地人都在加勒比端游泳戲水。本人水性不佳,不過在加勒比海泡上個半小時悠哉悠哉也是難得的經驗。

Brimstone Hill Fortress
接著前往聖克必去的景點Brimstone Hill Fortress,這個碉堡維護的很好,幾個展示房間也放了相當數量的歷史文物,包括當年黑奴怎麼被運過來,碉堡裡英軍的作息,戰爭的歷史等等。其中有一篇寫了刑罰的部份,有提到跟動物性交是要判死刑的。











Brimstone Hill Fortress 砲台

碉堡上砲管遍佈,看著這些砲管聯想到黑帆裡船艦跟碉堡互相砲擊的劇情,感覺就是會發生在這島上的故事。
前面講到印度人在碼頭區開了很多土產店,那遍佈全球的中國人跑哪裡去了?在市區有好幾家中國人開的商店跟超市,我同學就蠻需要他們引進的泡麵冷凍包子之類的,還有一些中餐館也是中國人去開的。另外在某一條路上有一大塊興建中的社區,不過停工了一段時間,感覺會變爛尾樓。因為是開車經過所以就沒停車拍照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對馬一起島

艾爾登dua郎